大多数孩子对于艺术都是喜欢的,无论唱歌跳舞,吹拉弹唱。但这只是出于他们对美的事物的简单认知和单纯的向往。
随着艺术教育的风生水起,社会上的小琴童越来越多,一些困扰也随之即来:
“孩子不练琴,可以体罚吗?”
“孩子学了两年想放弃,怎么办?”
很多时候我们发现,父母嘴上说他们没有很多期待,但其实心里对孩子学艺术这件事还是非常重视的。对于艺术教育,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件事,那就是艺术教育培养的到底是什么?
艺术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人一生对美的事物的热爱和追求。兴趣绝不等同于技能,一个对美、对艺术没有深切热爱的人,被迫学习技能无疑是接受酷刑。
有时候我们需要把孩子学习艺术的目标放得低一点,先设定一个小目标。少部分家长送女儿去学习钢琴,内心真实的愿望只是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有气质、有品位一点,懂得热爱生活!并不奢望她考出怎样的证书和怎样高的级别。小编个人认为,类似这样的愿望才是更接近于艺术教育的本质。
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,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愉悦的表达,但并不是要孩子学了一段曲子就在人前表演,时不时去秀一把。而是让孩子将自己喜欢、熟悉的事物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。多鼓励,多参与,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关注和赞许,增加表达的愿望。
音乐也罢,绘画也罢,无非就是一种欣赏世界、赞美生活的语言。多一种读懂生活的语言,多一种表达生活的方式,就多一份拥抱生活的能力,多一份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可能。这才是美育的本质!
美育比艺术教育更重要,美的感受启动孩子终身的热爱,它将伴随孩子一生!